淺談酒精使用問題

不當飲酒

  所謂「不當飲酒」,意指飲酒超過醫療上的建議攝取量,例如超過每日或每週的建議飲用量上限,或是所謂的酒精使用疾患(alcohol use disorder),也就是俗稱的酒精濫用(alcohol abuse)或酒精依賴(alcohol dependence)。酒精飲用量的上限,根據美國國家酒精濫用與酒癮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之建議如下:

      21至64歲之健康成年男性,每日飲用量不應超過4單位,每週飲用量不應超過14單位。

      65歲或65歲以上之健康男性,每日飲用量不應超過3單位,每週飲用量不應超過7單位。

      所有年齡層之健康成年女性,每日飲用量不應超過3單位,每週飲用量不應超過7單位。

註:前述之一單位酒精,以啤酒為例約為355毫升,紅酒則約為148毫升,烈酒則約為44.5毫升。

  過量飲酒可能導致意外傷害、疾病及早逝。對孕婦和青少年族群而言,任何酒精攝取皆視為不良飲酒習慣,孕婦在懷孕期間喝酒,可能導致胎兒先天缺陷,也可能使孩子未來的生長發育出現問題,而酒駕則是造成青少年意外傷害及死亡的關鍵原因。

 

不當飲酒的篩檢

  在基層醫療單位,有多種問卷可用來篩檢不當飲酒,題數都不多,使用上很方便,例如酒精使用疾患鑑別檢測(AUDIT)或飲酒問題篩檢問卷(CAGE),其中CAGE問卷僅有四題,即可用來早期篩檢酒精依賴,題目如下:

  • 你是否曾想過應該要少喝點酒?
  • 你是否曾因為別人勸你要少喝點或戒酒時而生氣?
  • 你是否曾因喝酒責怪自己或感到罪惡?
  • 早上起床睜開眼睛第一件想做的事是否就是喝酒?

  篩檢的好處在於有機會藉此發現飲酒過量的個案,並提供相關諮詢,使個案能盡早開始改變飲酒習慣。有關篩檢對酒精使用的影響,目前尚未具相關研究,然已有研究證據顯示,行為治療的介入,確實可協助成年個案減少酒精攝取,懷孕期間短期的行為治療介入,也可使孕婦在孕期停止酒精使用的可能性增加,而行為治療對青少年的影響,目前尚無足夠研究佐證。

  所謂的行為治療介入,除透過面對面會談,也能以視訊方式進行,所需時間不長,通常是一至四次的會談,總會談時間至多兩小時。雖然各種篩檢量表的準確度不一,但一般來說用來篩檢不當飲酒的效果都還不錯。篩檢可能的損害很小,例如污名化、個案焦慮以及醫病關係的負面影響。

 

酒精使用疾患

  所謂「酒精使用疾患」,意指飲酒行為造成個人健康及功能上的嚴重損害,也就是俗稱的酒精濫用或酒精依賴,嚴重程度可從輕度到重度不等,症狀可能反覆發作,也有機會緩解,但無論嚴重程度如何,患者皆須接受治療,並可因治療而得到改善。在診斷方面,醫師必須和個案進行面對面會談,評估症狀與回顧病史,並視情況透過家屬收集相關資訊,同時醫師也會評估個案是否同時具其他精神疾病之診斷。酒精使用疾患的患者與一般人相比,罹患焦慮症和鬱症的可能性更高。

  酒精使用疾患的治療計畫安排,需取決於患者的治療目標,一般而言目標會設定在症狀減輕與穩定,以及健康和功能上的改善。『住院戒酒』雖然也是眾多治療模式中的一種,但其實多數患者並沒有真正到達非住院治療不可的程度,也不見得能從住院治療中得到有效協助。據最新研究進展指出,有效的治療計畫,必須具備藥物治療或行為治療,且最理想的情況是兩者並用,不一定要是住院型式的高強度集中治療,也可以是透過精神科門診定期返診追蹤的方式進行。社區中的病友互助團體,如酒精匿名會(Alcoholics Anonymous),可提供患者情感上的支持陪伴,協助患者往治療目標邁進,然仍需注意的是,同儕支持團體並不能取代正式的治療計畫。

 

酒精使用疾患之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現已核准三種藥物,可用於治療酒精使用疾患,這些藥物皆不具成癮性,治療目標設定在使病況穩定並達到有效控制。藥物治療雖不見得對每位患者都同樣有效,且也並非每位患者都需要這樣的藥物治療,但在擬定個人化治療計畫上,仍可作為其中一部分的元素,藉此幫助患者達成治療目標。三種藥物分述如下:

Naltrexone:是一種非選擇性的類鴉片受體拮抗劑,研究證實可協助患者減少大量飲酒,增加戒酒可能性,另外也發現可減少部分患者對酒精的渴求感。

Acamprosate:化學結構類似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GABA),研究證實可協助患者減少大量飲酒,且在患者完全停止酒精使用達一段時間後,可協助戒酒狀態的繼續維持,另外也發現可減少部分患者對酒精的渴求感。

Disulfiram:可抑制酒精代謝的重要酵素,造成乙醛在體內累積,導致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接受治療中的患者一旦飲酒,就會感到極度不適,因而對酒精產生厭惡感。

註:前述三種藥物目前於台灣皆屬自費藥物,且在進入療程前,尚需執行肝腎功能等實驗室檢查,以確保患者在藥物使用上的安全性。

實證研究顯示,有數種心理治療型式可用來治療酒精使用疾患,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是其中之一,治療重點著眼於釐清患者思想、感覺和行為之間的相互關係,藉以協助患者控制飲酒衝動,以及面對觸發飲酒念頭的危險因子。認知行為治療尚可同時處理其他共病問題,如焦慮或憂鬱。唯仍需注意,並沒有任何一種治療策略適用於所有個案,同樣一種治療,可能對某患者有效,但對另外一位患者就沒那麼合適。簡言之,對患者而言,獲得治療計畫的決定權,往往比所用的治療類型更為重要。

周彥甫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