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再見

- 走過親人驟逝的冰河

 

「我覺得這一切都是我的錯,我沒有照顧好他」

「要是當時我沒有...就好了」

「有時候覺得連快樂都是種罪惡」

「我真的沒辦法專心在工作上,會一直想到這件事情」

「我也很不想對他們生氣,可是我真的好難過,我真的...好想他」

在會談室中,喬安終於鼓起勇氣,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喬安原本很滿足於自己的生活,她身為電視台主管,業績卓越很受主管賞識;與同行的先生育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一子一女湊起來剛好是個「好」字。兒子貼心懂事,女兒靈動可愛,她一直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充實很圓滿。

直到那一天,兒子意外過世,喬安悲傷極了,一瞬間全世界的光都彷佛消失,她悲傷、自責,躺在床上什麼都不想做,工作上也無法專心屢屢出包。原本溫柔可親的她,變得尖銳帶刺,看什麼都不順眼,跟家人的關係也降到冰點,與先生跟女兒的衝突不斷。直到有一天,女兒對她說出「如果當初死掉的是我就好了,你只愛哥哥」,喬安才從悲傷中醒悟過來,向專業求助。

 

這是「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中的劇情,至親驟逝的哀傷,宛如蜿蜒的冰河冰冷刺骨,再堅強的人都難以承受。心理學者J. William Worden所著的《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一書中曾提及,面對意外失去親人的悲傷,往往有下列幾個特點:

 

1.不真實感:事發突然,令人難以相信、甚至不願接受事實。

2.愧疚感:「要是當時沒有...就好了」,對一切感到自責、愧疚,不能原諒自己。

3.無助感:對一切事物感到無能為力,感覺全世界都無法幫助自己。

4.焦慮感:心理影響生理,因激素而產生焦慮緊張、心跳加速、失眠等生理情緒反應。

5.未盡之事:驟然離世會留下許多「待完成事宜」,例如遺產、喪葬等現實及情緒事宜。

6.轉嫁憤怒:「都是誰誰誰不好」,有時會找出指責對象,試圖將悲傷轉嫁憤怒於他人。

7.醫療或社會的介入:因醫療或司法訴訟相關的介入,長時間反覆勾起悲傷,導致傷痛無法平息。例如劇中喬安得反覆面對新聞報導、開庭等事宜,每一次經歷都會再經歷一次痛苦。

 

在寒冷刺骨的冰河中,特別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與陪伴,如果出現了憂鬱、幻覺、自殺意念,或影響到工作及生活功能,就需要專業的協助及評估。透過精神科醫師詳細的傾聽會談來進行診斷,必要時醫師會開立藥物來改善症狀。接著進行心理認知行為治療,例如鼓勵接受事實、覺察自我情緒、適應新生活、找到看待過去的意義。且可以透過一些儀式化的方式,為逝者在心中留下一個永遠的位置,轉化建立起另一個新的關係。

 

經歷了漫長的治療過程之後,喬安跟自己和解,修復與家人的關係。劇中的最後,喬安看到了兒子騎著單車對自己微笑著說「媽媽,希望就在雲後面哦」。逝者已去,生者不必強迫自己堅強,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說再見,再好好走向新的未來。

 

賴雅文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