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精神科可以買保險嗎?

 

或是也可以這樣問:想買保險,可以看精神科嗎?

 

許多人因為生活壓力大,出現睡眠障礙、失眠而看精神科。不少人遇過,因為看了精神科,想買保險卻被保險公司拒保。因為這樣聽說,有些人忍受著失眠、焦慮、憂鬱,雖然難受還是害怕看精神科。也有人為了要買保險,選擇停止精神科的治療。例如這幾個案例:

 

        1.     A先生長期因為失眠、自律神經失調,固定在精神科就診服藥,最近聽說某個長照險和實支實付醫療險好像不錯,覺得很需要,但因為透露了有在看精神科,保險業務員說不能保。A先生想說:我只是來看失眠拿個安眠藥吃而已啊⋯

        2.     B小姐前陣子因為情緒起伏,在精神科治療一段時間後穩定許多,最近想買保險,想說自己好多了就自行停藥,結果隔兩個月還是來回診了⋯

        3.     C爸爸說,我的小孩是不是該看醫生?覺得他情緒生病了,常常悶悶不樂,講一些負面的話。想幫他掛號但又怕留紀錄,聽說看精神科會不能買保險,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到底看精神科會不會影響到買保險呢?答案是不一定的。能不能核保是由保險公司審核來決定。保險公司為了風險考量,會做健康調查,詢問是否有特定疾病。常見的問題如:

        •    「過去兩年內是否曾因接受健康檢查有異常情形而被建議接受其他檢查或治療? (亦可提供檢查報告代替回答)」

        •    「最近二個月內是否曾因受傷或生病接受醫師治療、診療或用藥?」

        •    「過去五年內是否曾因患有下列疾病而接受醫師治療、診療或用藥?腦中風 (腦出血、腦梗塞) 、腦瘤、腦動脈血管瘤、腦動脈硬化症、癲癇、肌肉萎縮症、重症肌無力、智能障礙 (外表無法明顯判斷者) 、巴金森氏症、精神病」

 

如果保險公司詢問有沒有「精神病」,要怎麼回答呢?這要先從精神疾病的分類說起。「精神疾病」大致包含兩類:「精神病」、「精神官能症」。

 

「精神病」通常指的是較嚴重的症狀,如:幻覺、妄想、現實感缺乏,常見於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又稱躁鬱症)之躁症發作、器質性腦病變等重大精神疾病,通常也符合領有重大傷病卡的資格。

 

「精神官能症」的盛行率較高,各種類型的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適應障礙症、失眠症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包含在內。「自律神經失調」雖然不是正式診斷名稱,通常也能符合某種精神官能症診斷。

 

所以對於精神官能症患者,若保險公司只問你有沒有「精神病」,大可說沒有。但是如果問有沒有「精神疾病」,就很難說沒有。以筆者的觀察,保險公司對於風險的考量、核保的標準愈趨嚴格,從過去排除憂鬱症,到後來焦慮症、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嚴格審查甚至拒保,近來也聽說曾因失眠就醫的患者被拒保的案例。這些都進而影響著民眾就醫的意願。

 

以下是筆者的建議

 

        1.     與保險業務人員詢問清楚核保的標準為何。健康調查時,保險公司沒有問的,自然不用告知,若被詢問也請誠實告知,避免帶病投保影響到然後權益。不同保險公司的標準可能有差異,不妨多問幾家。

        2.     原本就在就醫者,了解你的精神科病情。有些人會申請診斷證明書或調閱病歷,或是授權保險公司調閱,或是登入健保健康存摺,查詢醫師輸入的診斷為何。有時候因為一些原因,醫師輸入的診斷,不一定精準反映出實際病情,最建議的還是在門診,詢問主治醫師的判斷。

        3.     如果擔心留下就醫紀錄影響到投保,但覺得有就醫需要,還可以怎麼做?自費看診是一個選擇,不會留下健保紀錄,保險公司查詢不到。但醫療紀錄還是在的,若醫師判斷有精神疾病,不會因為沒有健保紀錄就沒有生病。另一個方式不在精神科就診,做心理諮商。

        4.     很多時候不能兩全其美,這時候得思考並權衡,買保險和看精神科兩者孰輕孰重。如果為了買保險而選擇不就醫,是否有足夠的資源能夠顧好自己的心理衛生健康。如果看精神科真的是必須,買保險是否能夠犧牲。

 

前面提到的三個案例後續是:A先生在回診時與醫師討論買保險的需求,了解因過去曾有憂鬱情緒而開立抗憂鬱劑,現在好多了只剩下失眠問題,因此只繼續開立睡眠藥物,保險公司要求兩年內沒有憂鬱症的診斷才可核保。B小姐經過這次停藥的經驗,深深體會到在還沒做好準備前,突然中斷藥物是不行的,只能暫時打消買保險的念頭,想說至少還有健保。C爸爸則後來鼓勵孩子去參加衛福部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吳穠楷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