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感情裡的雙方總會經歷各種磨合,無論是價值觀還是生活習慣。

華人社會是普遍重視血緣與集體的地方, 即便西方個人主義流入,觀念已經漸漸開放到尊重女性的身體自主權以及保障其他社會權益,但生小孩畢竟從生理構造上只有女生能做到。

所以傳統的家庭仍然會出現「期待」女子為夫家延續血脈,延伸為女子子宮為夫家所屬物的觀念。

妻子歸屬夫家、必須持家的觀念使得女性必須在家庭中承受更多的非理性期待。

然而受現代教育的女性擁有和男性均等的工作能力及知識水平,對上傳統觀念中對女性的物化與矮化,兩者總是無法共存。

不身在其中脈絡,便很難真正理解箇中甘苦。

不過這是雙向的,認為男性難以理解女性承擔生育的苦楚時,或許女性也難以理解男性承擔家族期望的壓力。

華人社會並不習慣去引導男性思考性別議題,以至於有些聽著「大男人」的觀念只是他們直覺下的反應,是原生家庭觀念的直接投射。

並不代表他忽視女性權益,或者不想理解女性的難處。

有時開誠布公的討論性別帶來的任務,也會讓對方覺醒,彼此協調並改變生活計畫。

但我們依然要坦白的說,現實世界裡的感情議題並非童話,不會知道誰是對的人、誰能牽手走向幸福快樂的結局。

在溝通後或許彼此立場依然不能協調,只能遺憾道別,但請相信這些過程都會成為養分。

無論結果為何,我們都會對婚姻的觀念與期待有更加具體的畫面,也會更有希望感。

最後要祝您一切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