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憂鬱,先讓小孩快樂學習

 

----首刊於覺行心理雜誌----

董氏基金會在2008.10.06公布「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在抽樣訪問57所大學及獨立學院的六千多名學生(有效問卷為5655份,男、女受訪者各一半)的調查結果中顯示,22.2%大學生出現明顯憂鬱情緒,換算之下國內約有30萬名大學生很憂鬱。壓力來源的前五名分別是「未來生涯發展」、「自己的經濟狀況」、「課業、考試成績不佳」、「身材外貌」及「擔心家中經濟狀況、債務問題」。

這樣的流行病學調查,相較於美國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略有不同,而其中若干不同點,是有值得讓我們去注意的地方。

截至2007年為止,美國針對大學生憂鬱症的憂鬱症流行病學調查,歷年來盛行率大約都落在15%左右,在2007美國精神衛生期刊中,一份針對2843份大學及研究生樣本數的研究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大學生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盛行率為15.6%,研究生為13.0%;相較之下,台灣大學生罹患憂鬱症22.2%的盛行率,確實是高出不少。

同時數份研究報告不約而同指出,美國的大學生憂鬱症高危險群大多落在經濟較弱勢的族群,其關心的壓力問題有兩大方向,其一就是上述的家人及自身的財務問題,其二就是包括男女朋友分手、家人、同儕等人際關議題。

其關心的經濟、財務問題與台灣的調查結果相當,經濟狀況不佳引起憂鬱可以理解,但與美國的調查報告相比,不同之處在於美國大學生對自我的生涯規劃顯得較有信心;台灣大學生對自己的前途規劃,相較之下就顯得相當迷惘茫然且缺乏自信。

這樣的結果,跟台灣教育太重記憶而缺乏思辨訓練有其相關,台灣小孩在求學過程中缺乏思考、探索的訓練,也缺乏對自我性向的了解,當即將面臨社會的考驗時,當然會顯得茫然不知所以而顯得「憂鬱重重」。

同時,董氏基金會這個研究報告又發現學歷越高的媽媽,小孩越容易得到憂鬱症。這也反映出越高學歷的母親,因本身學業成就較高,所以往往更容易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小孩身上以及提供過度的保護;過度的保護讓其無法忍受挫折,過高的期待,又無形中對小孩造成過大的壓力,無法處理挫折且承受過大的壓力,當然容易產生憂鬱症,因此有這樣的調查結果其實並不讓人意外。

在精神科門診就診的青少年憂鬱症個案當中,也可發現當類似調查結果的現象。罹患憂鬱症的小孩,其父母往往不是過度保護,不然就是過度期待、過度嚴厲,父母過度保護的結果,一旦人生過程遭遇父母無法協助的挫折時,往往會因無法因應而產生憂鬱症;另外,過度嚴厲缺乏同理的父母,也常造成小孩自信心低落,而這樣的過低的自我認同,同樣是醞釀憂鬱症的另一個溫床。

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長期受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影響,除了所謂的唸書之外,其他品格教育及生活技能都變得完全不重要。在此觀念影響下,造就很容易就造就出會背誦不會思考,缺乏生活體驗的讀書機器。

讀書機器應付考試或許還可以,但是縱使擠進大學,由於過度保護,缺乏獨立自主、探索思考的結果,等到必須面對複雜人生考驗時,往往還是會因為缺乏挫折處理經驗,進而產生憂鬱情緒。

原本多元化教育的理念立意良善,然而在台灣社會觀念仍舊不夠多元的狀況下,所謂的「多元化」,也被扭曲成不顧小孩性向,變成家長一窩蜂趕流行的強迫學習。學生在此狀況下,流於學習一堆不適合自己的東西,這種缺乏專長性向指引的「多元化」,還是變成另一種填鴨灌輸,同時也更加重小孩負擔,扼殺學習興趣以及思考的能力!

因此要預防青少年憂鬱症,有一些方面是需要家長及師長共同注意的:

1要認同、理解並尊重小孩,放手讓小孩探索世界。

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必須加強自我表達與論述的訓練,鼓勵並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更要增加學生對性向的了解,了解自我興趣及專長,以建立自我認同。

2父母必須降低過度的期待。

受尊重才能培養出自信,強勢的父權主義只會造成小孩低自尊及不信任自己。家長必須減少不合理的期待,摒棄輸人不輸陣的心態,以免對於學生造成無謂的壓力;同時亦要減少過度干預,以避免發展出過於被動消極的人生觀。

3培養小孩的問題處理能力及挫折反省能力。

增加小孩的生活體驗,訓練小孩自主規劃自身事務及分擔家務的能力,甚至在小孩遭遇挫折時以引導代替介入,讓其有機會思考危機處理的能力,如此才能培養足夠的挫折承受力,懂得反省,以及不逃避、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除了專業知識之外,完整的人格養成,其實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成熟的人格特質,在面對多變的人生挑戰時,有獨立思考能力可以清楚自己要走的道路;有清楚的目標,才不容易被突發的挫折所擊倒,更不會因為徬徨無措而造成情緒憂鬱。如此一來,方能讓台灣的下一代更多元而美好,也才能真正達到降低憂鬱人口盛行率的社會期待

陳炯鳴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