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姐,52歲女性,自40歲左右開始陷溺於電視購物頻道購物,每個月大約花掉四、五萬元,幾乎把過去買保險累積的錢都借出來花光了,對此非常困擾,故來尋求治療。
陳小姐出生於中部的農村,父母親早年即離開家裡去外地工作。印象中的父親對家庭甚至子女都非常疏離,雖然在外地做生意一度賺到不少錢,但是從來不會把錢寄回老家,只顧著自己風流快活,也因此父母的感情並不和睦。
陳家中原有六個兄弟姊妹,陳小姐排行老四,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拋下由務農的祖父母隔代教養。由於家裡實在是太貧窮了,大姊跟最小的妹妹都送給人領養。祖父天生有肢體殘疾,是個性格保守退縮話很少的人,陳小姐的記憶中幾乎都是由祖母嚴格教養。家裡有多窮呢?小時候為了能有東西吃去念了天主教教會設立的幼稚園,只為了可以分配到餅乾、牛奶。陳小姐自小有貧血的問題,小學的時候窮到在家只能吃青菜豆腐,在學校又沒錢繳營養午餐錢,數次在學校餓到昏倒,幼年時的她總是自覺被同學們瞧不起,自尊心非常挫敗,強烈感覺得不到愛。
陳小姐20歲時結婚,育有一女。很不幸地,婚姻只維持了5年就因為先生外遇而離婚了。失婚後的陳小姐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還要撫養年幼的女兒,近乎斷炊。為求生計,25~30歲間就到酒店上班。因為外貌清秀,在酒店工作特別吃香,賺到了很多錢,當時聽從任職保險業務的舅舅的建議買了不少保險商品。在此期間母親離開了風流的父親搬來跟她一起住,慢慢地也能同理並體諒弱勢的母親在婚姻與家庭中的立場,情感上達成和解,但是對於缺席的父親則仍無法原諒。
30歲時身體本已經不太好的母親因為中風過世了,那時陳小姐決定離開八大行業,跟一個酒店認識的男客人交往並做起小吃店生意,也嘗試開過成衣廠,不過最後都經營不善而倒閉。45歲時交了最後一個男友,感情很好地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直到一年前男友因病過世,陳小姐經歷了情緒低潮的一年。
雖然自小生活辛苦,但是陳小姐對於獨生女的教育卻一點也不馬虎,一直供養她念私立明星高中、大學,終於完成研究所的學業。母女的感情很好,女兒在年長後多少知道了媽媽過往的辛苦。女兒很爭氣地在金融業發展打拼,目前不但已任主管職,經濟生活無虞,也有一個穩定交往且論及婚嫁的男友。
大約在陳小姐40歲時,台灣開始引進了電視購物頻道。自此,陳小姐無法自拔地陷入了地電視購物漩渦中,只要轉到購物頻道,就彷彿喪失智性般地拿起話筒下單訂購,每個月購買的商品實在太多了,往往商品寄到家裡了,陳小姐自己都記不得原來有買過這些東西。十多年來,陳小姐幾乎把年輕時買保險的錢都借貸出來花光,目前幾近負債了。
回想起還沒有購物頻道的年代,陳小姐自述自己其實很愛逛街買東西,但是由於逛街血拼手上提東西會很累,所以消費總有個限度,購物台時代的來臨則徹體解放她的購買力。
陳小姐的女兒今年即將要結婚了,眼看母親持續毫無節制地購物行為,很擔心母親在自己結婚成家後經濟生活會陷入困境,曾經嘗試協助財務規劃,但是依舊阻止部住陳小姐的失控衝動購物。對於自己荒謬的衝動行為,陳小姐也深感困擾。為了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困擾多年的問題,陳小姐決定來診尋求心理治療。
治療過程:
初診時,在充分診斷性會談後,初步排除了雙極性疾患、焦慮性疾患、強迫症及精神症狀干擾的可能性。雖尚未能理解症狀的根源,初步掌握病程後,便建議可嘗試催眠心理治療。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終止這失控的荒謬購物行為。離開診間前,我要求陳小姐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生命經驗,嘗試把能夠聯想到的與症狀相關的事件整理出來,並予以暗示她的症狀將會獲得顯著改善。
一周後當治療正式開始時,陳小姐提到過去的一週,症狀已經出現部分改善,可以強迫自己不要去轉到購物台,藉此減少了消費次數。對於陳小姐自己策略我予以肯定,並再次預告她的症狀將在接下來的治療中完全改善。
陳小姐曾經接觸過瑜珈及靜氣功,也在男友過世後嘗試過民間習俗觀落陰,不過她在觀落陰的儀式中完全進不了狀況。去年男友過世時,陳小姐的情緒一度十分低落,但目前已經走出哀慟。
會談中,我們發現陳小姐購買的商品主要為:保養品、健康食品、包含魚肉、牛排在內的食物,以及化妝品、衣服。
探討了對祖母記憶,回憶起小時候被祖母毒打的畫面,小時候非常怕祖母。但是高中時有一次祖母有對她表示後悔幼時的嚴苛對待及對她的愛。對祖母抱持著很矛盾的感情,既怕且愛。
恍惚狀態下,我們隨意且鬆散地討論起購買商品的問題,陳小姐談到了對於健康問題的顧慮:自從母親過世後,她就很害怕自己會罹癌生病,覺得自己自小貧血身體不好,買了大量保健食品會有一種很安心的感覺;"好害怕好害怕貧窮餓肚子,我已經有錢了,我絕對不要再吃不飽、餓肚子...看著冰箱裡面塞滿魚肉食物就會很滿足很安心",試著觀想空空的冰箱,會有一點焦慮不舒服的感覺。在這裡,我誘導陳小姐進入更深的催眠狀態,透過觀想面對幼年時期的自己,給予安撫與再保證並替自己灌注滿滿的正面能量。
接著我們談論到了過去艱難的生活是如何度過的,陳小姐對於談論這個話題雖稍現靦腆遲疑,在我的鼓勵之下,慢慢地能放鬆地說出了25~30歲間的故事,對於年輕時傳統而保守的她來說,那真是一段難堪不願回首的歲月。
"我常常午夜夢迴想到那段日子,就會覺得很不堪,覺得很難過,你想想,我是小時候念教會幼稚園的人耶。參加小學同學會,別人在聊自己的工作,我那麼不光彩,都不能說,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很沒有自尊心了..."
在此,我大膽提出一種詮釋:失控的購物行為或許不只是來自於幼年物質生活的不滿足、健康上的恐懼,其中可能更包含了拼命想『丟棄』那些骯髒的、出賣肉體所換得的錢財的願望。對於這個解釋,陳小姐露出會心一笑並表示深刻認同。或許正因為在深層的潛意識抱持了這樣的願望,將保險積蓄揮霍殆盡這件事非但沒有直接帶來壓力,反而有點如釋重負的感覺。治療至此,我知道陳小姐已經在意識層面理解自己失控購物行為的根源。在治療的最後,我再次引導陳小姐進入深層的潛意識,透過金色光球聯想為其灌注滿滿的活力,並協助她重新檢視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努力,細數其成就與肯定其勇敢犧牲,我讚揚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為了女兒的人生獨自承擔了陰暗裡的生活,試想一個出身貧寒缺乏一技之長的女孩為求生存而放手一搏,有誰有資格瞧不起她呢?而如今女兒也將要邁向幸福人生的下一階段,這是妳繳出的漂亮成績單。
"妳還需要預約下一次的療程嗎?"
陳小姐的神情是如此的放鬆愉悅,她說她不太記得剛剛催眠過程裡發生了些甚麼,但是他面露微笑充滿自信地告訴我"我現在感覺非常好,我應該不會再回來了。如果真的還有狀況,我會去你的門診。"
幾周過去,陳小姐並未再回診,我也沒有電話追蹤她的近況,但是我很有信心她已經獲得成長,如同她最後回報給我的美麗自信。很多時候,治療的效果是那麼的戲劇性,治療師只不過帶起了話頭,看似不經意地勾動了個案的潛意識流向,真正擁有治癒心靈能力的,還是個案內心潛藏的資源與智慧。我不禁要這麼想,或許散盡那象徵著不光彩過去的積蓄的陳小姐已然達成目的,她的來診,不過就是告別此無用症狀的最後儀式吧!
God heal,and the doctor take the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