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生活充滿挑戰,父母親還來不及充分享受擁有孩子的喜悅時,隨之而來的經濟考量、照顧分配及教養觀念…等,將會在短時間內接踵而來,英國研究「婚姻滿意度U型論」指出,夫妻有了小孩後,兩人對婚姻的滿意度會從剛結婚時的最高點開始逐步下降,滿意度將會持續低迷至小孩成年之後,才會逐漸回升。過往,在兩人關係中的意見不一致,對比親子教養上的摩擦貌似小巫見大巫,因此時此刻可能不只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家庭、整個生長背景的價值觀。

 

細想通訊軟體的演進,我們的父母輩使用BBcall、電話卡,直到現在,人人手中一支手機,更新速度之快,在教養觀念亦是如此。20世紀初,心理學盛行「行為主義」,此學派奠基於巴夫洛夫實驗,相信「人類的任何行為模式,如同實驗中的小狗般,都可以藉由有效的訓練而塑造出父母想要的孩子。」行為主義的育兒方式,有些類似馴獸師訓練野獸般,主張感情不利於教養,需要從嬰兒期即建立界線的生活作息及規則,在情感上的依賴會導致將來成不了大事。心理師發現,在心理治療經驗中,行為學派的盛行可能與父母親的內在狀態有關,當我們對未來經常處在害怕、擔憂或恐懼的狀態時,便很容易進入proactive coping(預先因應)的狀態,我們不由自主地預設孩子未來可能會經驗到的困難,而想要替其避免,行為學派認為鞭子與胡蘿蔔,相同並行,便能教養出想要的孩子類型,對父母親來說,好像大海中的明燈。

 

但教養往往不是這麼簡單,當現實不如預期時,父母親的沮喪跟憤怒就隨之而來;到了20世紀後半,因著出現越來越多的親子關係困擾,行為學派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依附關係理論。此學派相當重視父母與孩子如何建立關係,現代父母的困難不再只是使用鞭子與胡蘿蔔,而是嘗試理解孩子的狀態,跟著孩子一同探索眼前的問題,積累其內心中對於自己、外界環境的安全感及自信,在這個過程中,過往自己跟父母親的關係將會時時刻刻影響自己面對孩子的困擾行為,而這便是一件較為困難的功課,有時候會需要心理師協助。在此提供心理師自身的教養五招:

 

1. 靜:在遇到困難情境,而負向情緒來訪時,循環深呼吸數次,讓自己回到舒服、可表達自身意思的狀態。

2. 察:覺察自己內在的感受,通常我們容易覺察初級情緒,例:憤怒,練習覺察初級情緒底下還有沒有其他未能出現的情緒,例:委屈。

3. 顧:練習照顧這個覺察到的情緒,可以嘗試簡單的句子接龍,例:當我生氣時,我希望/我想要_______。

4. 思:思考自己過往常見因應情緒的方式,思考是否有助於照顧自己或照顧對方?

5. 行:決定下一次類似困難出現的時候,自己有沒有任何可以微調的部分。

 

沒有任何一個人出生即會當父母,夫妻來自不同的家庭,有各自的成長過程和訓練背景,在面對不同時空背景的教養,不同調及摩擦是必然存在的,永遠沒有完美的好父母,只有承認「自己不完美,但我願意一起!」才能建立起容錯且包容的家庭環境。

 

 

 

李婕寧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