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芸 臨床心理師

 

前一陣子,在與小學四年級的兒子閒聊時,他告訴我某某同學是「社恐」,而他自己則是「社牛」,這個話題讓我非常感興趣,因此當下我與他討論了一番,想要了解從他的世界裡,怎麼定義所謂的「社恐」和「社牛」,孩子告訴我,社恐就是:比較不勇敢、比較不敢說話、比較不會交朋友,而社牛就是這些行為的相反,在這些討論裡面,我了解到原來這樣的用語相當流行,而且就連小學的孩子都可以清楚的了解和說明這些概念,他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認識自己、把人分類,我覺得這是一個親子溝通的好媒材,讓父母可以進一步的了解孩子,如果在討論中試著從正向的觀點來引導孩子,能讓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也能讓身為父母的自己更有信心。

 

首先我們可以從臨床心理的角度來了解社恐的定義,在精神疾病診斷手冊裡面,有一個分類是「社交焦慮症」,主要的診斷準則是:暴露在別人可能會評價的一個或多個情境時,此情境引發顯著的害怕和焦慮,並且其害怕或焦慮相較於該社交情境及社會文化脈絡是不成比例的,症狀持續時間為至少六個月。社交焦慮的普遍性其實比我們想得更多,而且常常和憂鬱症同時出現,在青少年之間更為常見,但不是每一個害羞內向的孩子最後都會變成社交焦慮症,這樣的孩子可能比較纖細敏感,其實需要父母更多的關照。

 

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活潑外向是一向被鼓勵與肯定的,而內向害羞的個性則容易被貶低,所以當父母看見孩子在社交情境中難以表達自己時,容易有些擔心,也可能會用各種方式鼓勵參與或多說話,其實如果做得太多,可能會引發孩子更大的壓力或抗拒,例如我曾接觸過一個孩子,小的時候看見很少見面的長輩感覺害羞而不開口問候,被父親嚴厲的喝斥,當孩子開始大哭時父親仍然要求孩子一定要開口問候長輩,最後孩子仍然抗拒,只能敷衍收場,後來只要面臨一樣的狀況,孩子就更加抗拒,甚至經常大哭,親子之間經常為此發生衝突,其實傷害了孩子也傷害了關係。

 

那麼父母可以怎麼做呢?以下分享三個簡單的做法和我的想法

  1. 反觀自己:當我們發現孩子比較害羞內向,或是有社恐傾向時,可以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有可能也是一個社恐,當我們容易對自己缺乏信心,特別在意其他人怎麼評價的時候,孩子會很自然地模仿,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效果
  2. 肯定害羞內向的特質:有一本暢銷書叫做安靜的力量,從這本書我們可以知道,害羞內向的孩子也可以很有能力,不一定會因此就委屈自己,只要足夠認識自己,放在適合的舞台上,每一個人都能發揮出自己獨特的光芒。
  3. 多多觀察,並且不帶評價: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常提醒自己,多用眼睛看、少用嘴巴說,就像我們仔細的看一朵花、一片風景一樣的單純,如果孩子做了讓我們不太能接受的行為,可以試著先暫停一下,接著把我們看見的事情描述出來,再來想一想可以怎麼跟孩子討論,讓孩子接受到更有幫助的引導。

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這是一段不容易的路程,可能會經歷許多的挫折,身為父母本身就是一場長達十八年的修行,然而父母是人不是神,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願意或不願意學習的父母,當我們能從孩子的身上看見自己,那就是孩子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