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一定為人父母,但我們一定都當過小孩。

坐上時光機,讓我們穿越到過去,或許你會看到當時那個年幼又無能為力的自己,面對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你可能不滿意,但也無從改變;長大後,養育兒女,讓我們有機會再一次和童年的自己對話,也有機會透過現在有力量的自己,做出改變。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在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

成為父母,是與自己內在小孩相遇的過程,透過養育的過程,我們學會梳理自己的童年經驗,重新走一段,甚至兩、三段童年。在這過程中因為過去沒有育兒經驗,難免會遇到挫折,但我們也能在錯誤中不斷修正、長出力量,當有機會再次面對新生命,我們也有能力重整過去的育兒資料庫,用更好的方式面對。

 

我們期待在這個過程彼此共好父母回望了自己的童年、梳理了情緒,而這個自我覺察帶來的好處,會再回到孩子和自己身上。

我常在演講或諮商過程中,與聽眾或個案討論如何提升我們對於情緒的覺察力,如何將童年時,我們期待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用來對待我們的孩子?那些相對不合時宜的規矩,那些有礙彼此情感交流的情緒化教養方式,那些讓彼此痛苦卻又不願意改變的互動,那些糾結的舊思想,例如:不打不成器、不要輸在起跑點;或是情緒勒索的言語,例如:你如果當不成醫生,爸媽就白辛苦這麼多年供你讀書。

 

如果上述的教養價值觀希望停止在我們這一代,就有賴父母提升自我覺察能力,不要強加自己的價值觀在孩子身上,自己的願望可以自己實現,孩子的人生不是用來補償父母的失落。

 

如何將過去的童年經歷、內化的價值觀轉化成新思維,讓自己也讓孩子知道:「你因我而生,但非為順從我而來」。想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需要父母有開放的心胸,願意接納不同的聲音。身為父母、師長,我們提出想法也容許孩子質疑和討論,因為我的「想要」不等於你的「需要」。

角色不同,期待本就不同,透過換位思考,透過磨合,透過梳理情緒,我們才有機會看見彼此的差異,也才有機會修改及調整。

​by 李郁琳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