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hmallow Experiment 棉花糖實驗,它是1972年由史丹福大學 Walter Mischel 這位學者,針對史丹福大學附設幼稚園四到六歲的小朋友所做的試驗,這研究是這樣的:

 

研究人員在小孩桌上放著她們愛吃的棉花糖,然後說有事情要出去一下,如果小孩在他回來前沒有將糖吃掉,等她回來後,就可以再多得一顆作為獎賞,結果有些小朋友一等研究人員離開,就迫不及待吃了糖果,其他大部分的小朋友也無法通過研究人員離開後的15分鐘煎熬,然而卻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藉由一切努力,克服想吃的衝動,最後終於得到了比其他小朋友更多的另一塊棉花糖。

 

這個研究在1988年跟1990年都做了後續的追蹤研究,在1988年的研究發現這些可以克服衝動延遲滿足的小朋友,在青少年時期的社會適應較佳、較具自信、人際關係較好、較能面對挫折,在壓力下比較不會崩潰或亂了方寸;而那些研究人員一離開就迫不及待吃糖的小朋友,則是表現出了相反的負面特質;同時1990年的追蹤研究更進一步發現,那些可以延遲滿足的1/3小朋友,在SAT(類似我國的學測)測驗中,比起其他無法克制的小朋友,平均分數高出100多分。

 

因此這個棉花糖實驗,就是用來看那些具有延遲滿足能力的小朋友,藉此預測他們將來是否確實具有可以在將來挑戰更多延遲滿足,以獲得更大獎項的能力。

 

這個實驗又稱為延遲滿足理論Delayed Gratification實驗,我們大腦中有一套報償系統的迴路,當我們享受一頓美酒佳餚、完成一場美妙性愛,或是飽覽名勝風景時,都會讓大腦的中腦邊緣系統激起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濃度升高激流湧出,而這樣的神經傳導變化讓我們感到無限滿足獲得愉悅感,此情此景就會深深印記在我們大腦的記憶部位,同時我們會期待渴望日後有機會,就可以再次尋求到同樣的體驗與滿足,這就是我們的大腦中的報償回饋系統!

 

我們這樣的報償滿足,可以分為立即滿足跟延遲滿足,立即滿足指的就是像這種美食美酒的體驗,有時候藉由放縱就能達成,像是一下子就吃下一口棉花糖的小朋友;

 

而所謂的延遲滿足,是指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延遲滿足通常需要付出代價或是一些犧牲,而這些付出與犧牲,則必須要有高度的自制力與展現出自我控制能力,才有辦法可以達成。

 

包括像是這個棉花糖實驗中等待15分鐘的小朋友,他們必須要控制住想吃的慾望,又或者像是減肥的人,必須克服美食的誘惑與飢餓的煎熬,或者像是運動選手為爭取更好的成績,必須不間斷地自我磨練,還是說為了考第一名,必須認真讀書犧牲看電視的時間等等,這些都必須要有高度的自制力才有辦法達成。

 

當然最終極的延遲滿足,就是像說網球選手拿到四大公開賽冠軍、鋼琴家獲得蕭邦大賽首獎、學者要拿到諾貝爾獎,則更是需要經年累月的努力淬鍊,克服更多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與失敗才可以達成,因此達成這些頂尖的成就才會更加地如此難能可貴!

 

其實這種延遲滿足的習慣,也是可以經過後天訓練而來的,由於我們出生後大腦仍然持續的發展,因此在每個人生命初期時最有可槊性,所以我們每個家庭都是可以透過訓練,來讓小朋友形成他長大後做事的風格。要養成延遲滿足習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訓練做家事、還有準時交作業,在小朋友達成目標時,就要給他清楚明確之鼓勵,物質或是言語鼓勵都是很好的方法;而在約定事情沒做好時父母則是要介入,在支持情境下告訴並幫助小朋友,修正方式達成他答應的事情。

 

只要原則明確並且執行徹底,在守時守信、負責自律的習慣養成並且定型後,那不管遭遇再大挫折,小朋友長大後就都可以堅持目標,通過自己的棉花糖測試,就都能夠輕易得到屬於自己的兩塊棉花糖了!

By 陳炯鳴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