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已經離開學校蠻長一段時間了,剛畢業時準備了七年的國家考試,在這段時間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好幾次都只差一點點就錄取了,然而在七年過後決定放棄考試而踏入職場,到了職場後卻沒有辦法認真面對工作,不喜歡就換工作,到了最近兩三年,居然一進到職場就感受到很大的壓力,覺得焦慮到快要恐慌發作,身體和腦袋都失去了主宰權,以至於工作難以持續,頂多一、兩個月就離職,這讓小球非常困擾,也很擔心自己賺的錢太少會無法支撐生活。

 

和小球一開始的談話中,我們仔細地探討焦慮的身心感受和功能,其實焦慮是非常普遍的情緒狀態,每個人一定都有,只是自己有沒有感覺到和強弱程度的差別。然而當我們發現自己的焦慮到了無法承受的強度時,會開始害怕這樣的感覺,在這個時候反而是需要先「允許」自己有焦慮的狀態。

 

「允許」自己的情緒,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不容易,需要先覺察到焦慮的相關徵兆,當焦慮還沒把自己淹沒的時候,讓自己暫停下來,然後做幾次深深的深呼吸,接著搭配我常常用來陪伴自己的四句話:

 

我知道你很焦慮,

你可以焦慮,

焦慮沒有關係,

我在這裡陪你。

 

這四句話可以說是陪伴所有情緒感受、感覺的大絕招,裡面的焦慮二字可以代換成所有不同的情緒感受,特別是我們不喜歡的情緒感受,例如:難過、害怕、憂鬱、自責、偷懶、疲倦等等,當我們慢慢的一次又一次地對著自己說著這四句話時,這些流動的情緒會漸漸緩和下來,讓自己回復平靜。

 

學習了面對情緒的方法後,接著我與小球深入探討焦慮的根源,才了解到原來小球是一個自我要求極高的人,在學習期間或許曾經達到過這樣的標準,但在出了社會後發現表現不如預期,經歷每一個挫折都更加地放棄自我,就只能隨意的面對工作,出現了自我要求和家人的期待和自己在工作表現上相當大的落差,對自己的更加不滿意就表現在工作上的焦慮狀態。

 

在幾次的談話後,我和小球一起發現到一個重點,那就是過去都太不看重自己,只在意其他人對我的看法,回顧過去的經驗,由於從小就被教育要聽爸媽的話,爸媽重視學習成績時只能用好成績來換取一點點的自由,長大後似乎只能固定在好孩子、好學生的角色裡,但不曉得真實的自己在哪裡。

 

小球舉了幾個生活中的例子,他發現自己會在過馬路時不自覺地加快腳步快速通過,這雖然是一個跟車子和諧相處的方法,但後來發現到其實放慢一點也沒有關係,還有在遠處看到朋友就急著打招呼,後來發現其實可以靠近一點再問候就好,最神奇的是小球從國中開始就習慣在人前縮小腹,現在也比較能接受自己的真實身體形象,不會這麼刻意的縮緊小腹。

 

以上種種的發現,引導和幫助小球認識了自己的焦慮,在下一份工作中,焦慮感竟然大大降低,能夠專注並且享受在工作之中,是我們都想要的結果,小球對我說,這個過程像是重獲新生、因禍得福。

 

面對自己的黑暗面或脆弱面往往是很不容易的,然而越認識越探索才能越喜歡自己的每一個角度,愛自己就是重視自己的每一個感受和想法,並且將其視為最高指導原則,當我們能夠足夠認識自己時,身心會恢復平衡,焦慮和憂鬱狀態也會隨之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