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您好,感謝您的分享。你願意把這些心情、行為和挫折講出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也是個很好的開始。從你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你對「自己又說謊」這件事很懊惱,甚至帶著強烈的自責。其實,這種狀況在心理學上並不少見。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大腦會快速啟動一種「防衛反應」來保護自己。這不是你人不好,而是你可能正在面對一個心理層面的慣性反應,這種反應有它的根源,而你現在願意去面對和改變它,是非常重要且值得肯定的。或許我們可以先嘗試分析你習慣說謊的可能原因:
1. 當你下意識想要說謊的時候,你的內心很可能不是想要欺騙,而是想保護自己不被責怪,或保護自己的形象。這種行為是心理學上很常見的防衛機制,屬於一種下意識自我保護的方式。你可能在過去的經驗中,學會了錯了就會被罵,所以你的大腦很快地會選擇一條自保的路——說出比較安全的答案。這往往反映背後的焦慮或不安,而不是單純的道德問題。
2. 你提到「自己當下記不得剛剛發生什麼」,這其實也是壓力下神經系統的正常反應。在壓力下,人的大腦有時會進入一種斷線模式——這時候不是你懶惰、不誠實,而是大腦在保護自己,不讓你面對立即的衝突。
3. 你說你「很懊惱、為什麼就是記不住」、「為什麼我總是下意識地說謊」,這裡面透露出的是一種很深的自我失望與焦慮。這樣的情緒容易讓你陷入惡性循環,壓力過大或許反而會導致更多的謊言誕生。
4. 你說「誠實的回覆反而能讓對方多一點諒解」,這代表你知道什麼是對的,也渴望一段信任的關係。但你同時內心深處可能也害怕,如果說了實話,會讓對方失望、會讓關係出現裂縫。
你不是不好的人,你只是正在用特殊的方式保護自己。想要改變,我們可以從培養新的習慣開始:
- 你可以練習在被問問題時給你的大腦幾秒鐘的緩衝時間,讓你不要直接說出第一個自保的答案,而是跟對方說:「稍等,讓我想一想。」
- 如果你已經下意識地說了謊話,你可以事後加一句:「其實我剛剛講錯了,我想起來其實是……我下意識地想說個比較好聽的原因,但我不想再這樣。」這樣做,會逐漸讓修正這件事變得安全、可接受。
- 如果你願意,可以跟男朋友討論這件事——不是為了辯解,而是為了說出自己的難處,例如:「我不是有意騙你,我只是有時候一緊張就會說出第一個腦海中的答案。但我真的很努力想改變,我希望你可以陪我一起練習更誠實。」
- 每次事後反思,可以用一句簡單的方式記錄下來,例如:「我其實當下是怕他會失望所以我說了……我原本想說的真話是……」這會有效地幫助你重塑大腦的「誠實回應路徑」。
- 最後,請不要否定正在努力改變的自己,你現在下意識說謊時,常會覺得「怎麼我又來了」,這說明你有很好的自我覺察能力,這是非常難得的。學習對自己接納、寬容一些,知道自己正在努力,只是改變並不容易。把焦點從「我不可以再說錯話」,轉為「我願意每次都比上次再更接近誠實一點點」。
希望上述的分析以及建議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改變自己。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嘗試和心理師一起整理更具體的誠實練習方法,這種行為的偏差是可以被調整和療癒的。
要記得,你的自省證明你不是喜歡或認同說謊的人,你會這麼懊惱,其實正反映出「誠實」對你的重要,下意識地說謊只是過去你用來保護自己的方式。現在的你想用誠實和信任來取代它,而這是一條需要時間,但執得投資的路,只要你願意,這條路就不會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