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癮/網路成癮

「醫師,我兒子好像最近一直在用那些東西耶,有時候一直睡,有時候又好幾天不睡,還一直找理由跟我拿錢」

「醫師,我這一陣子心情不好,酒又喝比較多,我已經好幾月沒去工作了,前一陣子還胰臟炎住院」

「醫師,我小孩最近一直玩手機,很晚還不睡覺,說已經答應要跟別人連線,然後上課遲到,上次限制他上網時間,他還很生氣」

「醫師,我真的覺得壓力好大喔,我媽那天又跟我說他沒錢,之前幫她還很多次賭債,這次不知道又欠多少,我自己都還在繳貸款」

門診常常會出現類似這樣的對話,其中包含著許多焦慮、無奈、難過、氣憤等心情,也對家人間的關係、工作、學業、生理健康造成許多影響,其實上面所述都是「成癮」的範疇,那麼到底甚麼是成癮呢?

所謂「成癮」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即使這些行為可能已經造成不良後果,但仍然持續重複。目前醫學上認為這是一種大腦的疾患,與大腦中的獎賞系統(reward system)有關,涉及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需要予以醫療上的協助及治療。

分類上,根據「精神精神疾病診斷準則DSM-5」,可將其分為兩大部分,一類是物質相關障礙症,其中包含十大類物質(如:酒精、咖啡因、大麻、迷幻藥、吸入劑、鴉片類藥物、鎮靜劑、安眠藥、及抗焦慮藥物、興奮劑、煙草、以及其他(或未知)物質),一類則為非物質相關障礙症(如:嗜賭症)。

    在物質相關障礙症中,其一般診斷準則包含:

1.大量或長時間的使用該物質
2.持續渴求或無法戒除或控制該物質使用
3.花很多的時間在取得、使用該物質,或從其效應中恢復
4.渴求或有強烈慾望想使用該物質
5.因使用該物質而無法完成的工作、學校或居家的重大義務
6.即使該物質導致持續或反覆的社交或人際問題,仍持續使用該物質
7.因使用該物質而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交、職業或休閒活動

8.在有害身體或危險的環境下,仍持續或反覆使用該物質

9.即使該物質對自己生理或心理有所傷害,仍持續使用該物質
10.對該物質產生耐受性,如:需求量越來越多或等量的該物質效果卻顯著降低

11.出現戒斷症狀
如果上述行為涵蓋2-3項,為輕度物質成癮;涵蓋5-6 項為中度物質成癮,若超過6項以上,則為重度物質成癮。

另外,許多家長關心的網路成癮,目前雖然實際上還沒有放入診斷準則,但被列為需密切觀察疾患,其正式名稱為「網路遊戲疾患(Internet gaming disorder)」,相關診斷準則包括:

  1. 過度專注於線上遊戲
  2. 無法玩線上遊戲時會出現戒斷症狀(如:難過、焦慮、易怒)
  3. 耐受性,需要花費越來越久的時間才能得到滿足
  4. 沒有辦法控制或停止想玩線上遊戲的意圖
  5. 因為玩線上遊戲而對之前的感興趣的事或活動喪失興趣
  6. 儘管知道已產生問題,仍無法適度停止
  7. 因為玩線上遊戲而撒謊,欺騙家人或其他人
  8. 玩線上遊戲來逃避或減少負面情緒
  9. 因玩線上遊戲造成人際關係或工作上的損害

若一年當中持續出現上述5項(或以上)敘述,即表示有相關問題出現。

不論是物質相關疾患、嗜賭症或網路遊戲疾患,治療上都包含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部分,甚至進一步還須將許多社會環境因素涵蓋在內,往往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家人、朋友有相關症狀,建議可就近尋求專業的身心科醫療院所進行討論、找出適合每個人的治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