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您好,非常感謝您願意寫信與我們分享您目前遇到的困境。從您的來信中,可以感受到您身為雙胞胎媽媽的辛勞,以及面對孩子時內心的焦慮與自責。您描述自己對孩子越來越沒有耐心,容易因為他們的吵鬧而發脾氣,甚至出現以言語或肢體威嚇的行為,這讓您感到疲憊和不安,並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生病了,這份坦誠與自我覺察非常重要。

首先,面對兩個剛上小學的孩子,同時需要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生活作息,身為照顧者的您感受到壓力是很正常的。小一階段的孩子正處於一個巨大的生活變化,從自由地由幼兒園轉換成需要更多生活規範的環境,而孩子在外面對一天的壓力下,最有可能的就是回到家對信任的父母發脾氣;而來自學校對家長的要求,也經常會讓家長感到無所適從。您同時要照顧兩個孩子,這份壓力更是加倍。

您提到自己會對孩子大聲吼叫、拿棍子威嚇甚至動手,事後又感到非常自責,這顯示您內心深處是很愛孩子的,也意識到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對他們造成傷害。這種矛盾的心情讓您感到困擾和無助,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您問自己是否生病了,是否應該看醫生。這樣的主動求助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我們無法僅憑您的文字描述就斷定您是否罹患精神疾病,但您的情況確實可能需要專業的評估與幫忙。

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 您的情緒困擾和行為模式可能與壓力、睡眠不足、荷爾蒙變化或其他潛在的身心因素有關。尋求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的專業評估,可以幫助您更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必要時醫師可能會建議藥物治療或其他療法。
心理諮商: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您一個安全、支持性的空間,探索您內在的情緒、壓力來源以及與孩子互動的模式。透過諮商,您可以學習更有效的親職教養技巧,處理自己對孩子的負面情緒,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壓力調適方法。畢竟,只有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狀態,有餘裕了,才能有容量處理孩子的狀況。

2. 檢視與調整教養方式:
理解孩子發展階段:小一的孩子還在學習規範和自我控制,他們的吵鬧和不專注是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了解孩子的發展特點,可以幫助您更理性地看待他們的行為。
設定清晰的界線與規則: 為孩子們建立明確、一致的規則,並讓他們知道違反規則的後果。當孩子表現良好時,給予正向的鼓勵和肯定。
尋求支持系統:與您的伴侶、家人或朋友分享您的感受和困難,尋求他們的支持和協助。有時候,暫時將孩子託付給信任的親友,讓自己有喘息的時間也很重要。
學習情緒管理技巧:當您感到情緒快要爆發時,試著暫停一下,做幾個深呼吸,或離開現場冷靜一下。學習一些放鬆技巧,例如冥想、瑜珈或運動,幫助您平時紓解壓力。
探索正向教養方法: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我們總是急著去停止他;但有時候孩子的問題行為背後可能有需多的意圖、想法或是感受。我們可以試著在自己有餘裕時,同理孩子可能的想法和感受,等到孩子情緒減緩一點後,再與孩子討論問題解決方式。

3. 照顧好自己的身心:
確保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影響情緒穩定性,盡可能安排時間讓自己獲得充足的休息。
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健康的飲食和規律的運動有助於提升整體身心健康。
培養自己的興趣:即使再忙,也要撥出一些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自己放鬆和充電。

有句俗語說,養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而媽媽您是小家庭獨自養兩個孩子,這真的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您願意正視自己的問題並尋求幫助,這已經是非常勇敢且負責任的行為。請您相信,您並不孤單,許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都會遇到類似的挑戰。

請您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慢慢調整和學習。如果您願意,請考慮尋求上述的專業協助,相信透過專業人士的引導,您一定能找到更輕鬆、更和諧的親子互動模式。

祝您和孩子們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