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謝謝您願意寫信與我們分享您的困擾。從您的來信中,我感受到您內心的不安與掙扎。那種半夜驚醒、彷彿瀕臨死亡的恐懼感,以及隨之而來的心跳加速、頭暈等身體反應,確實會讓人感到非常害怕和不知所措。您主動在網路上查詢相關資訊,並初步了解可能是恐慌症的症狀,這顯示您對自身狀況的重視與積極面對的意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第一步。

您提到曾向父母提及此事,但他們認為精神科是「有病的人」才需要去的,這讓您感到為難,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樣的反應在我們的社會中並不少見,許多人對於精神科或心理諮商仍存在一些誤解或污名化的看法。他們或許是出於擔心、不了解,或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才會這樣認為。但請您理解,當我們身體不適時會尋求醫師的協助,同樣地,當我們心理或情緒出現困擾時,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協助。想要照顧自己、讓自己恢復健康,是很正常的需求。

 

您目前描述的症狀,例如半夜驚醒時強烈的恐懼感、心跳加速、頭暈等,確實與恐慌發作的典型症狀相似。恐慌發作是一種突然其來、強烈的恐懼或不適感,通常在幾分鐘內達到高峰,並伴隨多種生理和心理症狀,包括心悸、呼吸困難、胸悶、頭暈、冒冷汗、發抖、感覺不真實等等。然而,僅憑您的描述,我們無法確診是否為恐慌症,因為這些症狀也可能與其他生理或心理狀況有關。因此,我非常鼓勵您尋求專業的評估與協助。

精神科醫師能透過全面地了解您的狀況,包括您的症狀、發生的頻率、誘發因素、對您生活的影響,以及您的過往病史和家庭背景等等,評估您是否符合恐慌症的診斷,並開立藥物減輕您的症狀。諮商或臨床心理師具有專業的知識和經驗,能與您一起探索症狀的起因、是否有其他需要關注的議題,並尋找可行的解決方向。

 

我知道您擔心家長可能會投以異樣的眼光,我也感受到您在乎父母的想法,這些顧慮是很真實的。或許您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式與您的父母溝通:

尋找可信賴的資訊: 您可以從專業的醫療機構、心理健康組織或政府網站上尋找關於恐慌症和精神健康的正確資訊,例如恐慌症並非罕見疾病,透過適當的治療是可以改善的等等。您可以將這些資訊分享給您的父母,幫助他們更了解您的狀況,並破除對精神科的迷思。

表達您的真實感受: 試著溫和地向父母表達您所經歷的痛苦和困擾,讓他們知道這些症狀對您生活造成的影響,以及您希望尋求專業協助的渴望。可以強調這就像身體不舒服去看醫生一樣,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恢復健康。

尋求其他親友的支持: 如果您有其他比較能理解您的親戚、朋友或師長,可以先向他們尋求支持,或許他們可以協助您與父母溝通,或者陪伴您就醫。

先尋求獨立的協助: 如果您覺得直接與父母溝通有困難,或許可以先嘗試尋求學校的輔導老師或社區心理諮商資源的協助。他們可以提供您初步的評估和支持,並協助您思考如何與家人溝通。在台灣,許多縣市政府都設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免費或平價的心理諮詢服務,您可以查詢您所在地區的相關資訊。

強調專業評估的重要性: 您可以向父母說明,尋求專業評估並非代表一定有「病」,而是為了更清楚了解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狀況,找出真正的原因,並獲得適切的建議和協助。即使不是恐慌症,這些不適的症狀也需要被重視和處理。

 

請您記得,尋求專業協助是為了更好地照顧自己,這並不可恥,也不代表您是「有病」的人。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可能遇到情緒或心理上的困擾,及時尋求專業支持是一種勇敢且負責任的行為。

如果您願意,我很鼓勵您踏出第一步,為自己尋求專業的幫助。您可以先透過網路或電話諮詢相關醫療機構或心理諮商所,了解就診流程和相關資訊。或許您也可以先自己前往就診,待情況穩定後再與家人溝通,讓他們看到您的改變和進步,或許能更容易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請您相信,您並不孤單,有許多專業人士願意提供協助。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希望您能鼓起勇氣,為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

 

祝福您早日找到讓自己安心與健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