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您好,非常感謝您願意寫信與我們分享您的困擾。從您的訊息中,我感受到您正處於一個情緒低落且困惑的狀態,這份坦誠與求助的意願非常值得肯定,也讓人感受到您正在認真面對當前的狀態。
您提到情緒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也對是否需要就診感到不確定。這樣的情況確實值得關注。當我們的情緒長時間處於低落、焦慮或失衡的狀態,並影響到工作、人際或生活節奏時,尋求專業協助是一種負責任照顧自己的方式。
此外,您也提到周遭親友對於您是否需要就診的看法呈現兩極,這可能會讓您更加茫然與不知所措。有人建議您盡快就醫,可能是觀察到您的情緒困擾已經達到需要專業協助的程度;而有人認為是您個人個性的問題,這或許是基於他們對您的了解,但其實個性與情緒之間本來就會互相影響,有時我們所謂的「執拗」或「敏感」也可能是在壓力下的一種反應,這並非簡單歸因就能解釋。因此,若能透過中立且專業的「第三者」(醫師或心理師)來理解您的經驗,或許能夠更客觀地協助您找到調整的方向。
至於您詢問是否有類似的測試可以判斷是否需要就診,這是一個很常見也很重要的問題。心理健康不像身體疾病可以透過單一的儀器或檢驗數值來明確判斷。然而,在臨床實務上,通常會透過晤談與必要時的心理測驗來進行。透過這樣的初步評估,我們可以一起釐清當前的狀況,並討論是否有後續的介入需要。我們會透過一系列專業的評估方式來了解個案的狀況,以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的醫療介入。
通常,初次的評估會包含詳細的晤談。我們會花時間傾聽您的困擾、了解您的情緒狀態、思考模式、生活近況、人際關係、過去經驗等等。透過深入的對話,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您的困境,以及這些困擾對您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
此外,為了更客觀地評估您的情緒狀態與心理功能,我們可能會使用一些標準化的心理測驗。這些測驗涵蓋不同的面向,例如憂鬱、焦慮、壓力、睡眠品質、生活適應等等。測驗結果可以作為輔助診斷的參考,幫助我們更了解您的困擾程度與可能的方向。然而,必須強調的是,心理測驗並非唯一的診斷依據,最終的判斷仍需要仰賴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臨床評估。
許多人可能對於「就診」這兩個字感到有些疑慮或擔心。擔心被貼標籤、擔心治療過程、或者對於未知的醫療感到不安。但其實是,尋求專業的心理或精神醫療協助,就像我們身體不適時尋求醫生幫助一樣,是一種照顧自己、讓自己恢復健康的方式。
如果您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就診,但情緒已經明顯影響到您的日常生活,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訊號。或許您正在經歷一些您難以獨自應對的壓力或情緒困擾。透過專業的評估,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您的狀況,並提供您需要的支持。
如果您願意,我們很樂意為您安排初診。在初診時,我們會安排專業的醫師或心理師與您進行詳細的晤談與初步評估。您可以將您的困擾、感受、以及您對就診的疑慮都告訴我們。我們會以專業且尊重的態度傾聽您的聲音,並根據您的狀況提供建議。即使在評估後,您決定暫時不需要進一步的治療,至少您已經為自己做了一次了解與探索。尋求專業協助是一種勇敢面對自己、積極解決問題的表現。您的來信已經展現了您想要改善現狀的意願,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歡迎您撥打我們的電話預約初診,或者回覆這封信告知您方便的時間,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安排。
期待能有機會為您提供協助。祝您一切安好。